原標題:汶川地震逃生學生黃美蘭:每到5・12都想說活著真好
人物檔案
黃美蘭(小圖),26歲,10年前在學校宿舍用床單打成結從四樓逃生。10年後,黃美蘭和同學們一起返回北川,在已成廢墟的宿舍樓前悼念逝者。
趙一凡(大圖),26歲,10年前同樣借助“生命之繩”逃生的她,10年後,有了3歲的女兒,創業三次,終於找回生活的平靜。
十年最想說
十年前的經曆一直曆曆在目,永遠都不會忘。我會努力生活得越來越好!珍惜當下,珍惜愛我的和我愛的每個人!
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北川職業中學女學生黃美蘭的媽媽徒步幾十公裏到找到女兒後才知道,黃美蘭和她的同學趙一凡是用床單打成結,從居住的宿舍樓爬下來逃生的。這些床單成了這些女學生的“生命之繩”。10年後的5月2日,北京晨報記者在已成遺址的北川職業中學看到,當年一條條束在一起結成“生命之繩”的床單猶在(見大圖),隻是經曆了十年風霜後不再有光鮮的色澤,變得殘破。原本的四層宿舍樓,現在露出地麵的隻有三層,一層樓已經永遠埋進了大地。
每到這天都想“活著真好”
5月2日這一天,黃美蘭、趙一凡和她們的同學一起返回北川,在已成廢墟的宿舍樓前鞠躬、默哀、獻花。
“我就住在四層,從左往右數第四個門。”黃美蘭凝視著少年時代的宿舍樓。這不是她第一次返回,隻是,她特別不願意、也不敢回來。“看著這些房子,當時發生的一切,一點都不敢忘。”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黃美蘭還在宿舍睡得沉,14時30分的課眼瞅著要遲到了。刹那間,地動山搖。“樓梯已經沒有了,沒辦法下樓,我們隻好把床單打成結,從四樓掛下來。”這就是北川職業中學著名的“生命之繩”。
住在宿舍樓三層的趙一凡也是從“生命之繩”逃生的。14時28分山崩地裂的一瞬,她至今刻骨銘心。宿舍天花板和地板都裂開了一個大洞,有同學直直從洞裏摔了下去。宿舍樓的另一側是幹涸的河道,河道裏布滿鵝卵石,一波強震襲來,一位同學被從陽台甩進了光禿禿的河道中。“隨時有餘震,我什麽也沒想,憑著一股子求生欲,大家拚命把床單都打成結,老師們在樓下撕心裂肺地喊。”
被困的女生們一共結了三條“生命之繩”,分撥爬下樓來逃生。地震後,2008年6月,山東德州汽摩學院將北川職中的一百多名學生接去免費就讀,學習了兩年時間。
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畢業後,黃美蘭和八名同學一起被日本企業錄取,並赴日本學習工作三年。
每到5・12,黃美蘭都會想說一句:“活著真好”。身邊活下來的同學大都結婚了,有做房地產銷售的,有做汽車維修的,有自主創業的,大家都在很努力地生活。“十年過去了,看到經曆過這場災難的人,如今這麽努力堅強地活著,天上的人們也會覺得欣慰吧。”站在母校廢墟前,黃美蘭說。
黃美蘭說, 5・12十周年紀念日這一天,自己會再返北川,“祭奠親人、朋友、同學,還有我的童年。”
一晃十年。十年間,趙一凡回過北川三次。有些同學的名字在她腦海裏已逐漸模糊,可每次一站到學校廢墟前,看著被深埋入泥土、隻留下屋頂的崗亭,所有逝去的情景都能重現。
十年裏,趙一凡經曆了三次創業,有失敗也有成功。如今,趙一凡在安徽淮北和宿州開了兩家店,一到冬天,兩地一起賣火鍋,賣得紅紅火火。她3歲的女兒已經上幼兒園了。她雖然有時候也會心情失落,上網看到地震的視頻時也哭過,但也會說服自己堅強起來,“畢竟經曆了生死,所有的問題都是小事。”
北京晨報記者 王海亮/文 王穎/攝
責任編輯:霍宇昂
"汽車出租(共享汽車平台哪家強 深圳晚報記者測評四大租車平台)
進門看見沙發好不好(進門看見沙發好還是電視牆好)
豬肉用保鮮膜包的辦法是什麽(豬肉用保鮮膜包的辦法)
達拉崩吧歌詞(周深《達拉崩吧》,一人分唱四角,這還是我認識的大魚周深嗎?)
盤螺(盤螺小甜甜啥時候變成牛夫人了?)
客廳博古架擺放哪些物件好(客廳博古架擺放什麽物件好)
烤箱加熱的時候能不能開門(烤箱加熱的時候可以開門嗎)
南華工商學院(這是湖南退步最嚴重的高校,號稱核工程小清華,卻被地域嚴重拖累)
迎著陽光奮鬥勵誌網名有哪些(迎著陽光奮鬥勵誌網名)
麥螺(麥螺味道鮮香,曾經是人們最愛的下酒菜,為啥這兩年不讓賣了?)